數字技術助力——
敦煌文化綻放新光彩(文化中國行)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計。”
敦煌莫高窟,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1600多年前,古人以匠心妙手開窟造像,為我們留存了一座文化藝術寶庫。歲月拂過,風沙、雨水、氣溫和人類活動,又在不斷影響著石窟壁畫。
“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人們銘記在心。
數字技術賦予莫高窟“數字生命”,讓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成為可能。
“數字化,最通俗的解釋是拍照片”,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說,通過高精度攝影錄像,為洞窟、壁畫、彩塑等生成數字圖像,可以實現文物數據信息的永久保存。
“咔嚓!”走進第341窟,一臺第四代壁畫高保真自動拍攝設備,正在軌道上逐行采集壁畫圖像。
“影像采集時,必須采用恒溫冷光源。”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丁小勝介紹,為保證數據達標,現場要配備至少一名圖像處理員,時刻關注技術參數的變化。
采集之后是拼接。每幅圖像皆是局部,要拼出完整壁畫,誤差控制須在毫米級,“人物的發絲也要做到‘無縫銜接’。1000張左右的圖片,光拼接就要一個月左右。拼接出初稿后,還要經歷兩次質檢、多次抽驗。”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安慧莉說,要讓這項流傳千百年的事業,不留下遺憾。
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95個洞窟的數字化采集和186個洞窟的數據處理,逾5萬張檔案底片實現數字化。
保護好文物的同時,要做好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戴上虛擬現實設備,游客不僅可以零距離觀賞壁畫、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細節,還能身臨其境參與壁畫故事情節,或飛躍云端覽勝景,或奏響天樂聽“神曲”……今年暑期,敦煌研究院創新推出“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高精度立體還原了現存最早有明確建窟紀年的西魏第285窟,成為敦煌游的爆款體驗項目。
“尋境敦煌”是敦煌文物“活起來”的縮影。從建成“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到上線“數字藏經洞”及其國際版,再到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這些年來,敦煌研究院不斷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讓璀璨文化綻放新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等高技術手段,推動流散海外的敦煌遺書等文物的數字化回歸,實現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數字化共享。”敦煌研究院成立“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依托“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英、法、印等國的高校、博物館、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如此,敦煌研究院還制作推出大型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讓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實現文明對話,生動詮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文化底蘊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內涵。
敦煌文化“走出去”,敦煌文物“回家來”。敦煌研究院還籌劃實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建立統一完整的數據庫和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數字化復原和全球共享。
數字賦能,助力敦煌向世界娓娓講述亙古亙今、推陳出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兼收并蓄、海納百川的開放胸懷。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3日 第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