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无一道免费,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在线,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97超级碰碰碰碰碰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甘肅簡牘博物館展現生生不息中華文脈——

書于竹木 托載千年(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

何思琦
2024年07月21日09: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書于竹木 托載千年(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

在紙發明之前,中華文明書于何處?以竹、木為原材料制成的簡牘,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載體之一。

這是一個長達千余年的“簡牘時代”。《尚書·多士》中“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的表述,是有關簡冊的最早記錄。自殷商至晉,漫長歲月中,簡牘化為歷史的見證。這些書于竹片木板之上的文字,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記憶,穿越千年而來。

漫漫黃沙之下,6萬多枚簡牘出甘肅。

甘肅簡牘博物館是目前全國漢簡藏量最大的專題類博物館,藏有各類文物50129件(組)。這些珍貴的簡牘文物,向人們講述著2000多年前,發生在河西邊塞、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探尋竹木之書里的歷史

23厘米長、1厘米寬,一枚標準尺寸的簡牘,細細長長。

放馬灘秦簡、居延新簡、肩水金關漢簡、懸泉漢簡……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僅簡牘就存有近4萬枚。

初見,枚枚簡牘上記錄的滿是宏闊。

取材于當地的胡楊、松木、紅柳,這些細長木片上保存著眾多文書、典籍,記錄了從國家制度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類詔書、檄書、律令、簿籍、符傳,種類繁多、形制各異。如果說正史中記載著國家大事,那么簡牘則讓歷史血肉豐滿,纖毫畢現。

“哀憐賜記,恩澤誠深厚,得聞南方邑中起居,心中歡喜”。大漠中的居延邊塞,一名戍卒收到書信,得知家中起居平安,心甚歡喜。

“卒池候食三石二斗二升少”。日日戍防,一個名為“池候”的戍卒每月吃糧量被認真記錄。

“甲渠候官行者走日時在檢中”。邊塞郵路上,一群漢代“快遞員”辛勞奔走,保證信件準時送達。

“弟幼弱不勝,愿乞骸(注:簡牘原文為胲)骨,歸養父病”。一封乞歸信,人們仿佛看到戍邊兄長正焦急地懇請上級準許其歸家照顧病父……

“甘肅簡牘博物館所藏簡牘內容豐富、文化厚重,是記錄西北邊塞生活的‘百科全書’。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河西邊塞,無論是屯戍勞作、候望烽火,還是往來書信、衣食住行……漢簡中都有所體現。”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介紹。

西漢在河西走廊修筑了綿延千里的塞垣,屯戍結合,大批人員遷徙至邊塞。居延地區處于沙漠和戈壁之間,古時有“弱水流沙”之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王維在《使至塞上》中描繪的蒼茫壯麗,正是發生于這片大地。

歷史總是藏著無數動人的細節。20世紀70年代,兩萬多枚居延新簡的發現,讓人們拿到了打開歷史的一把新鑰匙。

“作為塞防體系,居延地區有大量往來人員。因此,居延漢簡不僅有反映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也有屬于普通戍卒百姓的人間煙火。通過這些文字,我們仍然能感受來自2000多年前的柔情和溫暖。”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說。

“偉卿足下毋恙,叩頭,閑者起居無它,甚善,賢獨賜正臘□……□丞問起居燥濕,叩頭。偉卿強飯厚自愛,慎春氣”“旦莫盡真不久,致自愛,為齊數丞問甬君成起居,言歸……請,叩頭,因為謝。骍北尹衡叩頭,塞上誠毋它可道者……”

這是一枚出土于甘肅省金塔縣境內漢代肩水金關遺址的漢簡《尹衡致偉卿書信木簡》。早晚要勤添衣物,慎春氣忌風寒,友人間的真摯情感自然流露。然而一句“塞上誠毋它可道者”,卻道盡了塞上戍邊生活的苦寒艱辛。

“館內展示的5封居延地區書信,反映了邊塞人家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展現了當時的真實場景。每一枚簡牘都有故事,簡牘中出現的每個人物都反映著一個時代。”肖從禮感慨。

從居延官吏的讀書單到工作日志,從全家人的出入關“年卡”到戍卒每日工作“打卡”憑證。一枚枚漢簡封存了歷史記憶,復原了鮮活故事。在這方寸天地上,舊日時光穿越千年,被后人無數次駐足觀望。

站在展廳中,觀眾陳桂蘭夫婦看得投入,“我們好像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讀著這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字跡,仿佛走進邊塞,看到古人蘸墨寫下文字的瞬間。”

揭開古絲路驛站的面紗

從長安(今陜西西安)沿秦嶺、祁連山、天山一路往西,一條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見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

“長安至茂陵七十里,茂陵至茯置卅五里……”兩枚館藏漢代里程簡清晰勾勒出絲綢之路東段路線。從長安到敦煌,一條直通西域的“國道”,在吉光片羽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絲綢之路如何真正走通?人們曾有許多猜測。居延里程簡、懸泉里程簡的發現,為研究漢代從長安到河西地區的驛置路線、道路里程提供了原始數據。”甘肅簡牘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韓華說。

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韓華介紹,“兩枚里程簡為絲路申遺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撐,實證絲綢之路是一條真實存在的中西交流通道。”

20世紀90年代,2.3萬余枚漢簡出土于甘肅敦煌的懸泉置遺址。多次出現的“懸泉”二字,揭開了一座早已消失千年的古絲路驛站的“金色”面紗。

“懸泉置遺址的發現非常偶然,考古人員曾先后三次考察。”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何雙全介紹,第三次考察前一晚,大風吹出千年文物。“懸泉置以亭行”,一枚簡上的工整隸書,讓懸泉置遺址重見天日。“大家白天挖,晚上整理,一人一根蠟燭對著漢簡看。”回憶起當年,何雙全很激動。

走進“簡述絲路”展廳,一幅磅礴的史詩畫卷在眼前緩緩打開。

出長安,列四郡,據兩關。自張騫鑿空西域,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萬千故事在漢簡上被真實記錄,成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實證。

跟隨講解員蹇慧東的腳步,一枚枚簡牘好像通俗有趣的古代小說,記錄著發生在絲路驛站中的故事。

“八歲,高五尺五寸,名曰音小……”懸泉漢簡中有一部《傳馬名籍》。傳馬是懸泉置的重要配置,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名籍記載馬的名稱、年齡、身高等信息,堪稱馬的“戶口本”。由18枚簡牘組成的《過長羅侯費用簿木簡冊》,記錄了公元前61年,長羅侯常惠及隨行人員過懸泉置時的開銷賬單,使團在途經歇住期間食用了酒、牛肉、羊肉、米、豉、醬等,為研究當時人員來往和飲食結構提供了一手考古資料。

“超過200場次的講解,讓我通過一個個小細節重新認識歷史,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歷史原貌。”蹇慧東說。

懸泉漢簡中一份關于“吃雞”的記錄,吸引了參觀者李耒田的注意。“最凡雞卌四只……”這份《元康四年雞出入簿》記載了懸泉置內一年入雞、吃雞的消費情況,是懸泉置的一份“葷菜標配”。

來自四川成都的李耒田剛高考完,甘肅簡牘博物館是他研學旅程的第一站,“走進展廳,油然而生兩個字,厚重。而像古人‘吃雞’這種有趣記錄,讓我感到真實的歷史那么可感、可親。”

“甘肅簡牘盡管歷史久遠,很多殘缺不全,但它們作為當時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真實記錄,呈現了社會原貌,在歷史研究中具有補史、證史、糾史價值。不僅補充了歷史文獻記錄的不足,也印證著傳世文獻所記載的歷史事實。”朱建軍說。

讓沉睡的簡牘文物“講故事”

氣勢豪放的隸書,瘦勁挺拔的篆書,大小不拘的草書,疏密得體的行書……在甘肅簡牘博物館序廳,一面巨大的簡牘字體墻映入眼簾。陽光下,一列列文字就像嵌入光影繪就的細長光條,一條金色銅質裝飾帶位于其間,象征著絲綢之路的走向,從墻上延伸向地面。

步移景異,一次尋“簡”之旅就此啟程。

作為專題類博物館,簡牘文物相對單一,簡牘學又被稱為“冷門絕學”,學術門檻高。如果不做解讀,觀眾很難直接感受到簡牘的魅力。

怎樣既嚴謹客觀,又直觀有趣地呈現給觀眾?在籌備階段,這個難題曾擺在負責基本陳列策展的韓華面前。

“人們一提到茫茫戈壁,就是灰色、土黃色,我希望觀眾在看完展覽后能體會到‘豐富多彩’,把我們對歷史的思考,對文字、書法價值的理解傳遞開來。”韓華介紹。“簡牘時代”“簡述絲路”“書于簡帛”“邊塞人家”,四個基本陳列最終和觀眾見面。

“原本只預留了1小時,沒想到從中午一直逛到閉館,這應該是最近看過最喜歡的博物館了!”在社交平臺上,一位網友在參觀后寫下這樣的文字,“以前看過一些專題展,往往只是打卡完工,這家新館非常有看點,展覽中有許多普通人的故事,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令人動容。”

設置封檢、木楬等道具,觀眾可拿起感受;復原案臺書架,布置毛筆削刀,立體化呈現簡牘使用場景;體驗互動,生成一張屬于自己的“日書”及出關憑證;用電子放大鏡將文物放大10倍細細觀看,八分隸書的筆法特征就在眼前……在這里,無數細節等待著游客發現。

“先把簡冊編好再寫簡……”一場“百人寫簡牘”活動正在序廳舉行,沉浸式感受簡牘的編聯與書寫,體驗者們一筆一筆在細窄木條上臨摹著。

在“懸泉郵驛”主題郵局,買上一張簡牘特色明信片,蓋上“永年”紀念戳,將祝福和思念傳遞給遠方的好友。

在12種可以選擇的咖啡拉花里,選上一個“簡”字,邊品邊看;炎炎夏日,來上一根文創雪糕,也是不錯的體驗。

“館里不僅有可售賣的成品,還有可以親身嘗試的文化體驗活動。拓印、寫簡,制作書畫簡冊等等,游客自己將簡牘內容呈現出來,更能加深認識。”蹇慧東說。

生活在河西走廊,閉上眼,仿佛還能聽到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向遠處望去,裊裊孤煙仍在大漠飄飛。在這片土地上,邊塞人家揮灑的汗水、絲路古道上的崢嶸歲月,匯成了萬千故事,流傳至今。

“作為一家新建的以簡牘為專題的博物館,未來還有很多的挑戰,但作為人類文明的保護者、傳承者,我們責無旁貸。”朱建軍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1日 第 07 版)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