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曉燕——
講好長城故事 凝聚團結力量
“嘉峪關始建于明朝,逐漸成為絲綢之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紐帶,來來往往的人們從這里通關、在這里補充給養。”在甘肅省嘉峪關市祁連社區,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曉燕講得起勁。
像這樣的主題宣講,張曉燕今年已經參加了50多場,每次宣講,她都會補充新的內容。“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我們有責任守護好長城。”在張曉燕看來,到嘉峪關工作的22年,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階段,也是一個從心理上接近嘉峪關、感受厚重歷史的過程,“講好長城故事,凝聚團結力量,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2001年,張曉燕第一次來到嘉峪關。這是她第一次看到長城,遠遠看著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張曉燕心生景仰,對于長城的情感就在心中扎了根。次年,正值嘉峪關關城招聘講解員,19歲的張曉燕應聘入職,從此在嘉峪關扎下了根。
“我不是甘肅本地人,此前對關城了解不多,在這里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講解,壓力不小。”張曉燕回憶起剛入職的日子,印象依然深刻。為了準備一份1萬多字的講解詞,她抱著幾十本書“啃”,硬是寫出了20萬字的初稿。
只熟悉關城還不夠,張曉燕總結參觀群體規律,設計出6套講解方案,有針對性地為專家學者、中小學生和文學藝術愛好者等群體服務。“要給參觀者一碗水,必須有一桶水的儲備。其中,民族團結的內容是重中之重,參觀者們也都愛聽。”張曉燕說。
不久前,在講解嘉峪關關城間隙,張曉燕拿出幾張畫像磚的照片,講解內容從關城延伸到更久遠的歷史:“1000多年前,各族人民就共同宴飲、出行、狩獵、農耕和采桑。”一名游客馬上回應道:“都是一家人,和睦相處、團結互助!”聽到這句話,張曉燕特別欣慰。
立于戈壁,沙礫為鄰,關城里夏天酷熱、冬天嚴寒。張曉燕繁忙時每天要接待七八個講解團,來回行走20多公里。風吹日曬中,張曉燕為將近30萬人次的游客提供了講解服務。2016年,張曉燕進入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進一步從事文化研究、文物保護工作。
秋日的嘉峪關關城逐漸涼爽,城外濕地邊上的蘆葦隨風搖蕩,城內樹上的葉子漸轉金黃。張曉燕和同事來到關城城墻邊仔細檢查——裂隙有沒有擴大、是否存在空鼓和脫落現象、消防設施是否完備……一上午時間,他們檢查完畢,又前往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查看文物展陳、室內設施安全等情況。現在,張曉燕常常行走在野外調查的路上,有了更多認識長城本體和附屬設施的機會:“參與保護也是一種學習,能更加綜合、全面地了解本地民族團結的歷史。”
了解得更多,就應該講得更多、講得更好,這是張曉燕對自己的要求。為此,她深入發掘嘉峪關文物中的民族團結故事并出版相關作品,參與開發“一騎絕塵驛使來”“邊塞詩之路”等研學線路并編寫研學教材,策劃“我在嘉峪關修長城”戈壁石藝畫主題文創展。
“我要繼續講好長城故事,挖掘和闡釋長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張曉燕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30日 第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