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賦能強引領 砥礪進取促振興
——天水市2022年上半年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綜述
走進天水市清水縣,鄉村產業建設連村成片、跨鄉成帶、集群成鏈,一排排綻放的萬壽菊在陽光下競相爭艷、一座座掩映在群山下的設施蔬菜大棚整齊劃一、一場場黨建聯盟觀摩交流活動緊湊有序……而這只是天水市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美好畫卷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天水市積極適應“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讓黨旗在鄉村振興一線高高飄揚。
鑄思想之魂,畫出最大同心圓
“這里經營模式是什么?”“群眾如何受益?”“能帶動解決多少人就業?”……天水市鄉鎮黨建辦主任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暨村集體經濟黨組織負責人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上,大家爭相學習創新做法,不斷發問、汲取經驗。在甘谷縣安遠鎮鞏川村反季節設施櫻桃基地現場教學點上,通過案例講解和現場教學,學員們對基地運營模式及果園管理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鄉村振興,思想先行。今年以來,天水市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開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網絡專題培訓,培訓1.4萬人次。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閉幕后,天水市委常委會、理論中心組帶頭學習研討,各級黨組織集中研討7200多次,安排部署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各項工作,堅定發展信心、積極謀事干事,努力在發展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天水市認真實施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市、縣級組織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等開展各類培訓班次50多期,開設“領導干部大講堂”“黨課開講啦”“村黨組織書記論壇”等重點欄目,培訓1.01萬人次。以“業務大比武、崗位大練兵”活動為載體,鄉村干部帶頭上“講臺”、下“田埂”,通過“學、練、講、評”等方式,有效提升了鄉村干部能力水平。
強產業之本,鼓起富民“錢袋子”
在麥積區利橋鎮秦嶺木耳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忙碌著采摘木耳。秦嶺木耳種植基地每年4月份開始引進菌棒投放生產,次月便可采摘,一個菌棒可采摘6至7次,采摘期5至6個月。利橋鎮黨委負責人介紹:“2021年秦嶺木耳種植基地引進投放菌棒40萬棒,生產木耳3.1萬斤,實現總產值95萬元,帶動秦嶺周邊村民120余人就近到園區務工,全鎮8個村集體分紅24萬元,小木耳成為村民致富的大產業。”
麥積區利橋鎮采取抱團發展的方式,組織全鎮8個村合作社成立麥積區農豐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成了秦嶺木耳種植基地,引進專業種植公司和科技公司發展菌種培育、開展菌棒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建成木耳大棚120座,合作社按收益比例分紅。截至6月底,全鎮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53.93萬元,村均收入6.7萬元。
“武山縣有344個行政村,條件好的川區村發展產業有優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容易產生效益,那些自然條件差的偏遠山區村怎么辦?”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曉強在參加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觀摩評查活動時,和當地基層干部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他們在破解集體經濟均衡發展難題方面采取的辦法措施。
今年以來,武山縣制定《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考核獎懲辦法》,把發展村集體經濟與鄉村干部評先選優、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相掛鉤,籌措資金40多萬元,對2021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明顯的15個先進集體、26名帶頭人和51個村班子進行表彰獎勵,將11名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績突出的優秀村書記提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以鮮明導向激勵鄉村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今年以來,天水市大力實施集體經濟突破提升行動,建立了聯系包抓、定期調度、績效評估、考核獎懲等制度,258名市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包抓48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和項目村,探索推行抱團發展、銷售經營、資產盤活、產業融合、入股分紅、資源開發、服務創收、多元合作等多種發展模式,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533家、黨員創辦合作社2356家,79%的村有了集體產業。截至今年6月底,186個中央和省級扶持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444個,占98.11%,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906個,占76.52%。
夯“組織之基”,打造振興“新樣板”
?一縷縷撲鼻的桃李花香、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一幢幢掩映在青山綠樹下的房舍……走進甘谷縣古坡鎮大卜峪村,秀美的田園風光令人難忘。以前這里到處是垃圾,柴草亂碼、糞土亂堆,自從新的村班子上任以來,一切都變了。
在村“兩委”換屆工作中,古坡鎮黨委一方面通過黨員座談、群眾走訪等多種渠道找人、選人、用人,另一方面想方設法暖人、留人、穩人,在最短時間選優配強了村“兩委”班子。換屆后大卜峪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38周歲,種植能手3人,民宿產業帶頭人2人。村黨支部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對全村27名黨員、4名村民小組長和31名村民代表設崗定責、掛牌亮相,確保一人一崗、有職有位、有事有責。
在秦州區大門鎮王溝村,一座座連棟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蔚為壯觀。王溝村黨支部書記王中鋒說:“今年,村兩委將加大組織動員力度,通過發動群眾自建、幫扶單位支持等方式,繼續擴大大棚蔬菜種植面積,真正實現支部強、產業興、農民富。”
王溝村以村“兩委”班子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黨組織班子,把政治素質好、管理能力優、群眾認可度高、帶富能力強的優秀黨員和人才選進“兩委”班子,通過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承載、村集體經濟支撐、幫扶單位支持,大力發展設施蔬菜,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新路子。截至6月底,王溝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1萬元。
農村富不富,關鍵靠支部。天水市深入實施“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注重把素質高、能力強、群眾公認的黨員充實到村“兩委”隊伍之中,結合鄉村換屆“回頭看”,加強村“兩委”班子運行分析研判,持續優化班子能力結構,全市2491名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39.7歲、高中及以上學歷占97.4%,90%的村實現“一肩挑”。29名市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包抓58個基層黨支部,帶動基層黨支部全面進步、整體提升。
興“活源之水”,厚植發展“動力源”
清水縣黃門鎮楊李村爭取到2021年中央三部委扶持資金50萬元,村上自籌資金10.5萬元,建成200平米的牛棚,購進肉牛20頭。今年又購進能繁母牛10頭,帶動村集體收入8萬元。
“我們的牛之所以能養這么好,離不開縣畜牧技術推廣站派來的技術指導員李愛紅的幫助,我們從心底里感謝她。”楊李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倉說:“ 剛開始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有10頭新買的肉牛不知道怎么回事變得越來越瘦,幸好縣上為我們派來了技術指導員,在她的精心指導下,所有肉牛也都慢慢變得壯實起來了,能繁母牛也順利懷上了牛寶寶。”
今年以來,清水縣著眼解決鄉村振興缺人才、缺技術、缺經驗等難題,選派140名農口部門技術指導員全覆蓋包抓指導260個行政村產業發展,同時確定農口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為四個縣級黨建聯盟技術指導員,定期開展現場指導,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根本。天水市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方案》等針對性措施,落實引才周轉編制池、住房補貼、人才項目“先扶持、后補貼”等優惠政策,從“引、育、留、用”等方面為鄉村人才提供支持。深入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行動,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組建市級農業產業專家組和鄉村振興服務團,選聘產業發展指導員,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形成了人才集聚、助力振興的良好氛圍。
鋪“幸福之路”,繪就農村“新風尚”
“我建議把王廟村通往尹川村的道路維修一下,有兩處地方遇到雨雪天氣車輛不能通行”“我建議將王崖至云山鎮張灣村的2.5公里路硬化一下,這條路關系到村上群眾的蘋果出售”“我建議將村上的老果園進行改造,更換新品種果樹“……在村民家炕頭、在庭院、在田間地頭,干部群眾可隨時隨地圍坐在一起,面對面敞開說事、商量辦事、大膽評事。
秦安縣王尹鎮黨建辦主任安兵兵說:“大到國家政策的落實,小到家長里短,村民說出自己的訴求愿望,干部現場解答和領辦,拉近了干群距離,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在張家川縣馬鹿鎮花園,建立起了“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網格員+群眾”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對支部35名黨員設置理論政策宣傳崗、社會治安維護崗、民意收集崗等9類服務崗位,實現“紅色網格”服務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全面推行“主題黨日+黨群說事會”制度,圍繞“學習日、議事日、奉獻日”三種形式,緊扣“說、問、辦、評”四個環節,解決群眾關注的產業發展、民生救助、惠農強農等方面問題,激發出基層治理新動力。
今年以來,天水市充分發揮鄉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探索黨員群眾問政、參政、議政的有效平臺,建立了“黨員說事+”“主題黨日+群眾說事”等有效載體,使群眾反映問題有渠道、黨支部解決難事有方向、黨員發揮作用有抓手,暢通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動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建引領。天水市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堅決扛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堅持以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整合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來源:天水市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